晚霞正浓,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岩寨屯里响起了悠扬的侗歌,百米长的百家宴长桌上蕨粑焦香、糯米饭软烂,酸鸭酸鱼让人胃口大开。忙前忙后的村民吴爱仙笑着说,“以前种地收入不多,2014年高铁通了,游客多了,农家乐也火了,去年收入增加了不少,越忙越乐!”
岩寨屯村民的收入之变,是党的十八大以来,居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的一个缩影。
居民收入增速持续跑赢GDP.2016年,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821元,比2012年增长44.3%,扣除价格因素,实际增长33.3%,年均实际增长7.4%。
特别值得关注的是,党的十八大以来,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保持快速增长,增速持续高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。2013—2016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收入连续保持两位数增长,年均实际增长10.7%。
中国为全球减贫作出重大贡献。中国精准扶贫的新理论、新实践也为全球减少贫困提供了中国范例。
居民收入快速增长,为实现“收入倍增”计划打下坚实基础。国家统计局住户办主任王萍萍表示,2016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2010年相比,实际增长62.6%。在未来4年内,只要居民收入年均实际增速在5.3%以上,就可以实现收入翻番的目标。
延伸阅读>>>
数据来源:人社部 制图:蔡华伟
“我们赶上了创业的好时候!”——“三个爸爸家庭智能环境科技公司”负责人戴赛鹰由衷地感叹。这家由三个年轻爸爸做起来的空气净化器企业,创办头3个月拿到1000万美元风险投资,如今规模扩大,带动更多人就业。创业引领就业,中国就业活力更足、动力更强。
就业是民生之本。十八大以来,党中央把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、最直接、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放在重中之重,千方百计促进就业,点亮亿万人笑容。
就业规模持续扩大,就业结构不断优化。看产业分布,服务业成为吸纳就业主体。看城乡分布,城镇就业人员比重由2012年的48.4%提高到2016年的53.4%,乡村就业比例降为46.6%,城乡就业格局发生历史性转变。
在许多国家创造就业岗位举步维艰、失业率高企的情况下,中国就业可谓“风景这边独好”。前不久瑞士国际管理发展研究院公布“世界竞争力最新排名”,其中关于中国的就业指标排在全球第一。
就业稳中向好,得益于中国经济有力支撑。5年来我国GDP增速虽然有所放缓,但我国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和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没有变,经济发展仍处于中高速增长区间,经济发展拉动就业的能力也不断增强。
党中央、国务院制定了一系列扩大就业的措施,推动形成凝心聚力、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。“放管服”改革激发了市场活力,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。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成为促就业的有力抓手。减免税费,让小企业也能轻装上阵;失业保险金补贴劳动者技能提升,让就业更稳定。
(原标题:收入增速持续跑赢GDP 老百姓的腰包更鼓了(一图说五年))
(责任编辑:DF078)